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报道

章梦涛:传承美德,民营企业家的公益路 | 访谈

时间:2017-01-23
来源:如茵生态
浏览:4602
分享:

原创 2017-01-23 周子璇 

 

关于章梦涛

  章梦涛,民营企业家,1996年在深圳创办深圳如茵生态环境建设有限公司,2010年于非洲赞比亚创建中铜矿业有限公司。从自主创业至今,坚持在中国和赞比亚以企业名义资助教育事业,先后修建数间教学屋,为当地儿童教育提供大量物资及资金支持。

 

写在前面的话

       对章梦涛伯伯最初的印象是,他是一个大胆而成功的企业家。在扶葭去贵州进行寒假考察前,我与他提到扶葭的一些公益理念,他才跟我提起他在非洲的公益经历,并表示非常乐意赞助我们的贵州项目。

  非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一个危险而神秘甚至有些落后的地方,而他却坚持每年去非洲探访孤儿院、帮助修建校舍等,甚至把家人一起带去支援非洲儿童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篇文章想与你一起分享他独特而深情的公益经历,同时也从民营企业家的角度带你深入认识中国公益现状。  

以下为周子璇与章梦涛先生的访谈实录,经整理后有部分删减。

注:章代表章梦涛先生,周代表扶葭执委周子璇。


周:了解到您自从在赞比亚创建中铜矿业起,就一直在资助非洲的学校以及孤儿院。作为民营企业家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想问下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公益并走上公益这条路的呢?



章:(笑)其实我们现在做的我也没有把它定义为是公益,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了一些小小的贡献。我最早接触公益是在1985年去布干维尔岛的白人农场玩的时候,碰到在当地做医疗教育社工的教会人员,当时觉得他们还蛮高尚的。在赞比亚开矿的时候也接触到收养孤儿的中国人和当地人,就开始不定期的给他们一些资助。再之后也是想推动中赞友谊吧,就相对大笔地资助当地的社区学校盖了一些教学屋(当地教学楼都是一层的矮房)。

我们在非洲做
的主要是资助当地儿童教育。因为非洲人不太重视教育,对下一代的发展没有很多关注。再者非洲政府能力相对较弱,对于教育的投资缺乏,硬件设施不足就成为了主要问题。我在赞比亚的公司附近有个社区学校,那是靠村民集资修建的,政府有钱就补没钱就不补,所以在学校的硬件方面我们会做一些资助。比如去年我们资助当地学校建了几栋教学屋,今年过年要去给学校送400个书包、手摇式充电器,之前还帮他们做过平整场地的机械工作。


  相比中国,赞比亚社会条件比较落后,我们不用花太多时间精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赞比亚人民也比较淳朴,不会像在中国做公益,有时候吃力不讨好,反而给自己造成麻烦。中国是世界上税费最高的国家,政府收的钱完全可以解决贫困问题,公益的主体应该是政府,社会个人只能说起到辅助作用或者提供人力支持。

  


周:为什么觉得企业有必要资助公益呢?



章:中国人做事讲良心,我们在社会上赚了钱,反过来也想回馈社会。我从来没有想怎么去做公益,一开始只是顺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没有想过要什么回报。从文化方面来说,因为经常出国,受到西方文化影响比较深,国外教徒去教堂礼拜时也会捐助,这是西方很多宗教的宗旨。在中国,用佛教的话来说就是行善积德。这就是人类的一种传统,对于我来说,就是一种本能吧。有了一定的能力之后,就本能地想去帮助别人。

  




周:您觉得中国公益有什么瓶颈难以突破呢?或者您觉得什么形式的公益比较适合中国社会?


章:对于捐赠者来说,许多强捐、骗捐事件的发生难免让人对做公益失去信心。有些人觉得你捐助了他第一次就有义务一直帮助他,有时候没有及时帮助他还理直气壮质问你要。再者现金中国社会的公益诚信实在不高:前段时间深圳的罗尔众筹给小孩治病的事情,还有许多年前的郭美美事件,这些对中国慈善打击还是非常大的。这也反映了中国公益基金管理体制存在一定问题。体制问题和诚信问题不解决,在中国做慈善举步维艰。

公益形式来说,我个人觉得义教、义工等提供人力资助类的公益是比较合适的做法。因为直接的资金或物资支持很容易形成依赖,造成受助者不劳而获的心态,这就有违公益的初衷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很支持你们项目的原因之一。  



 周:为什么有兴趣赞助扶葭的贵州项目?



章:首先我很欣赏像你们这样的大学生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做这些,可能做其他事情对你们自己帮助更大,但你们能不求回报的为公益贡献力量,我觉得是很难能可贵的。从你那里我了解到你们寒假考察的情况,觉得贵州学校方面挺配合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慈善风波等让人对资金的直接支持更加谨慎,资金流向的公开透明都及物有所用都是我希望看到的,点对点地赞助你们让我觉得更放心。我作为企业家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亲力亲为,所以希望在资金上能提供帮助。如果可以的话我也很希望让我两个在国外读书的女儿也加入你们的项目,去经历一下不一样的生活。

 



周:谢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也感谢您对扶葭的肯定和支持! 希望您的公司可以越办越好,也希望我们以后能有更多合作与交流。  



扶葭


来自香港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公益团队

关注中国的6103万留守儿童和3581万流动儿童

致力于创造和传播公益新点子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即可关注扶葭微信公众平台